俄罗斯裸体xxxxxbbb/尖叫app下载安装无限看免费/夜色资源网站/黄色成人在线视频

同和沙龍

運城2011 發布時間:2011年05月25日

      運城的名氣不小。運城的內容名氣更大。

      掰指頭數下就知道:關二爺、中條山、鸛雀樓、鶯鶯廟、鹽池、河東、舜都、禹都、南風歌、后土祠、永樂宮、五老峰、中條山之戰……數不清,《南風歌》:"南風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慍兮;南風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財兮".背靠中條山,面向大鹽湖,就能體會到歌曲的精髓。風起的時候,仿佛就在耳邊蕩,啊,蕩。

      歷史、文化,對山西而言,不是個復雜的東西。其他地方夢寐以求的素材啊、題材啊、主題啊,概念啊,這里從來不缺少。運城也是。

      很多地方掘地三尺找到素材,希望能通過搞旅游啊,來恢復。這種心態,該罵!不搞旅游就不能保護、不能恢復嗎。這跟旅游有關系嗎?給自己的祖墳填把土,沒人看就不去干嗎?

      有的心情可以理解,搭臺啊,唱戲嘛。但恢復也得有恢復的價值啊。李白啊、徐霞客啊、杜甫啊、乾隆啊,這些都是滿世界轉的人,哪里沒留下個一足半跡,人家有自己的老家有自己該回的地方,跟您們有啥關系啊。

      腳下泥土里長出來的東西,一直長到現在,還將長到未來,才是真寶貝。

      運城,就是這么一個地方。在這里,想弄個現代的、時尚的、80、90、2000后的東東,感覺都拿不出手來,太薄了。

      歷史是歷史,至今仍看得到的,才是文化。今天看不到了,那是過去的文化,已經走完生命的歷程。文化的前提,是傳承。傳承不下來的文化,那就只能是歷史了。

      歷史是記憶的,文化是感動的。運城的城市不新不舊。感覺正好。太新了,感動不了。太舊了,拔不出來。

      城里的古建筑太少,沒關系。城外邊多啊。沒人要求城里有文物才叫文化啊。城外的寶貝已經把城里熏透了。聞一下,能感受到幾千年泥土的氣息。好在,這幾年關停并轉了不少化工廠。

      不過,說來也奇怪。有了傳統大工廠,才感覺這個城市有歷史。工業化沒有多少年,但已經進了歷史的門檻。沒有了大工廠,感覺這就是個新城了。

      想想,道理也簡單。歷史是延續的,文化也才能延續。

      一個城市從古到今,必然有個大工業的片段。這個片段如果被鏟除了,就像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再有歷史,感覺也是突兀的。

      文化,不都是高尚的。別把文化弄的高高在上,一說文化仿佛就沾不得土,只能在大講堂里添油加醋地掰斥。山西的文化,就是土里長出來的。看到眼里,摸在手里,掰一塊,嚼吧嚼吧,味道十足,回味無窮。

      在這里,什么皇家啊、貴族、高端啊,還沒張嘴,動了下念頭,就覺得自己特沒文化。在這里大論文化,真是關公門前耍大刀。人家就是從文化里泡大的,關公就是人家村里的,唾沫星子里都是人文人文滴。

      故宮夠牛吧,當時也是燒錢堆出來的,強征民宅,搜刮民膏,把納稅人的錢擱兜里給自己蓋豪宅,跟形象工程縣政府白宮,是一路貨色,算不得文化。要是擱現在,上訪的人能把城墻踩平嘍。硬是要歸到文化里,那也是畸形的文化,粗野的文化,生命早已終結。

      啥叫淡定?啥叫中華?不到山西,不到運城,也就是嘴上說說吧。

      沉浸在文化里,羨慕北京啊,上海啊,國際化啊,發達啊,回身繼續守著幾千年的人文塵土。這才是淡,這才是定!

      供著先祖,仰頭期盼著也能有朝一日弄個奧運啊,耍個世博啊,低頭繼續護著宗廟祖祠。這才是中,這才是華!

      舍不得拆了祖廟蓋工廠,也不敢挖了祖墳搞房產。也經歷過文革啊,大多數寶貝卻留下來了。也在經歷地產熱啊,開發區啊,基地屁啊,寶貝卻不去驚動一下。

      中華誕生在此,不是偶然的。綿綿瓜瓞,生息不斷。老祖宗選擇在此發家立業,那是信得過子孫。

      希望幫運城旅游搞上去。又有點不情愿——有那么多不肖子孫敗家子,來這里,沒資格。

同和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