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節地區位于貴州省西北部,處在川、滇、黔三省結合部,是連接四川、重慶和云南兩省一市的重要門戶。1988年6月經國務院批準,建立"畢節地區開發扶貧、生態建設試驗區",確立了"開發扶貧、生態建設、人口控制"三大發展主題,這是新中國在貧困地區建立的第一個以消除貧困、堅持可持續發展為突出特點的農村改革試驗區。2009年4月,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在"各民主黨派、全國工商聯參與畢節試驗區建設座談會"上,明確提出了"把畢節試驗區建設成為新型能源、特色農業和旅游業基地".本規劃是國家旅游局支持畢節地區發展的一項舉措。
本規劃圍繞 "開發扶貧、生態建設、人口控制"的三大主題,對應國民旅游的迅猛發展,依托畢節地區的自然與人文資源優勢和交通條件的極大改善,通過規劃和建設,使畢節地區成為"生態旅游基地、文化旅游基地、避暑度假基地、特種旅游基地、旅游扶貧基地和參觀學習基地",成為國家喀斯特生態旅游示范區,成為惠及大眾的"國民旅游基地",為進一步構建"國際旅游目的地"打好基礎。
到規劃中期(2020年),畢節地區的重要旅游產品已經建設完成,旅游要素體系基本完善,旅游接待能力與接待條件得到極大改善,旅游接待規??焖僭鲩L,產業綜合效益進一步提升,基本完成從規模擴張到質量品質的轉變。成為貴州旅游發展的重要地區,基本確立生態旅游與休閑度假旅游的區域中心地位,國際旅游功能顯現,初步形成區域性國際旅游目的地。
結合畢節地區的市場與資源,旅游發展空間布局確定為:"一城、兩廊、八區、八園".
一城——畢節大方文化旅游城。
兩廊——烏江源百里畫廊、高原生態走廊。
八區——草海山水旅游區、阿西里西風景旅游區、百里杜鵑風景旅游區、納雍鄉村旅游試驗區、烏江源百里畫廊——九洞天風景旅游區、烏江源百里畫廊——支嘎阿魯湖休閑度假區、烏江源百里畫廊——織金洞-東風湖風景名勝區、烏江源百里畫廊——索風湖-三丈水風景旅游區。
八園——可樂夜郎文化生態園、水西古城文化生態園、慕俄格古城文化生態園、大屯土司彝族文化生態園、石門坎旅游試驗園、安底溫泉生態園、柯家海子鄉村生態園、平山鄉村生態園。
本規劃經國家旅游局、國家環境保護部、國家扶貧辦、中國旅游研究院、中國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交通大學、貴州省建筑設計研究院、貴州省師范大學組成的評審委員會評審,認為本規劃定位準確,有創新性和超前性,符合畢節地區發展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