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地處黃河中游,南北最大縱距 170 多公里,東西最大橫距約 200 公里。臨汾"南通秦蜀,北達幽并,東臨雷霍,西控河汾",整個地區大致呈不規則的梯形,東倚巍巍太岳與長治晉城為鄰,西隔滔滔黃河與陜西相望,北起韓信嶺與晉中、呂梁市毗鄰,南與運城市接壤。
臨汾旅游資源以歷史文化和自然生態為特色,構成了自然與人文互融,文化特色鮮明的總體特征,主要體現為:歷史悠久遺存豐富;種類多樣類型齊全;根祖文化特色鮮明;山河景觀雄渾秀麗。
臨汾旅游資源總體上呈現以大運高速公路為軸、東西兩側延伸的空間布局特征。其中大運高速公路和霍侯一級路沿線,聚集了大部分旅游資源,形成臨汾的旅游主廊道。
臨汾市的旅游發展,應突出以帝堯和大槐樹為代表的根祖文化、以壺口瀑布和黃河蛇曲為代表的黃河大觀這兩大品牌,構建堯廟-堯陵、大槐樹尋根祭祖體系、壺口瀑布旅游區、黃河蛇曲地址公園和中鎮霍山五大核心旅游區,以觀光旅游為基礎,休閑度假為主導,商務旅游為拓展,專項旅游為特色,塑造"黃河大觀看臨汾,尋根祭祖訪臨汾,多彩民俗樂臨汾"的市場形象,構建"三城(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四強(中國旅游強縣)四聚集(旅游文化產業聚集區)五5A(旅游區)"的旅游產業支撐體系,形成"一帶五區十點一線"的旅游精品格局,使臨汾成為高品位文化旅游圣地、多元化休閑度假地、晉南旅游中心城市、國際知名旅游目的地。
協作整合是臨汾市旅游發展的核心戰略。一是旅游與文化整合。變文物資源優勢為旅游產業優勢,變文化資源優勢為產業發展優勢,實現文化與旅游的整合發展。二是旅游與商務整合。以會展和商貿為主體的商務旅游已經成為當代旅游業的重要組成。以侯馬為中心積極發展堯都、霍州、洪洞、曲沃、襄汾和翼城六縣區商貿服務業,構建大臨汾城市商貿群。充分發揮侯馬區位優勢,加快物流基礎設施和信息服務平臺建設,把侯馬建成中西部商貿物流中心城市。三是晉南區域旅游整合。以推進構建晉南一級經濟區為基礎,以大運高速及未來的東西交通干線為軸,臨汾應聯合運城和晉城,實施區域一體化,加強市內外、省內外區域旅游合作,建立資源共享、產品互補、客源互流、利益共享的區域一體化旅游體系,構建臨汾-運城-晉城旅游黃金三角。
經專家組評審,認為本規劃定位準確,有創新性和超前性,符合臨汾市旅游發展實際,能夠指引臨汾旅游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