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 棟
又是一個4:0.今晚北京國安與深圳紅鉆的一場中超足球比賽,繼4天前足協杯6:1大勝南昌宏源后,今晚又來了一場4:0.國安隊已經連續多場大比分贏球,9場比賽打進20球,凈勝球15粒!如果加上足協杯比賽,11場比賽攻進了27個球。
今年的北京國安,在新任主教練帕切科的帶領下,進攻越發流暢,進球賞心悅目。與深圳隊的比賽,后場斷球,十幾次倒腳,最后漂亮的頭球直進球門,實在讓人贊嘆不已。
我不是球迷,年輕時北京隊的主場在先農壇體育場,離我家很近,騎車十幾分鐘,但足球票送到手里也不去。當時的感覺是踢半天也進不了幾個球,沒勁!從1994年開始看球,至今從未進過體育場,世界杯期間也從來不會半夜起來看球。我看球的標準是,國內比賽看國安,國際比賽看中國。雖然知道國足在亞洲都不是強隊,在世界上更是提不起來,但總覺得別人的球與我無關,其實國安與我也無關,只不過生在北京,更關心北京的球隊而已。
1994年金志揚帶領國安隊打了幾場國際商業比賽,不知人家是不是真出力,反正國安踢得不難看。2:1勝AC米蘭,2:1勝阿森納,尤其是聯賽中9:1大勝上海申花,實在令人大呼過癮。從此,足球聯賽期間,每周末看國安踢球就成為我的一項不可或缺的娛樂活動,以至女兒說爸爸變壞了!
年初的國安隊并不被人看好。2009年勉強得了聯賽冠軍,去年就走了下坡路。今年轉會又走了當打之年的楊昊、黃博文和杜文輝。外援引進失利,以至聯賽還沒開始,巴西外援就回國治病了,留下的一個外援體重超標還上不了場,但國安引進了一個好教練——葡萄牙人帕切科。
北京足球的傳統風格是"小快靈".當年的北京隊,好像除了"八一隊"還沒人敢叫板。自從引進外國教練后,一個教練一個風格,球員也沒多少北京人,北京足球開始變得沒風格。近幾年國安踢球,如果換一身衣服,都沒人敢說是北京隊,魂沒了,形也就散了。
足球是地域文化的一種表現形式,每個地域的文化特點不同,足球的特點也不同。比如北方球隊與南方球隊的風格,盡管球員南方北方人都有,其實特點還是比較突出的,總體上說起來是北方硬朗,南方靈巧。
北京起碼從明朝開始就是都城,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南來北往,南北交融,加上獨有的皇城文化,形成了獨特的北京地域文化。北京足球也是北京文化的一種體現,既有北方球隊的硬朗,也有南方球隊的靈巧,還有一種"人來瘋"的勁頭,神勇起來舍我其誰,背起來耍大爺脾氣,踢球不使蠻力,褒義是"用腦子踢球",貶義就是"京油子".
人還是那幾個人,球還是那個球,但戰術變了,風格變了,今年的北京國安踢的更像北京足球了。用金志揚的話講,現在不是"小快靈",而是"大快靈"了。11場球踢下來,國安踢球的風格既保留了北京足球的特點,又引進了先進的足球理念,既有大開大闔,又有細膩流暢,國安足球變得特別好看了!
改編一段《紀念白求恩》里的話:"帕切科同志是葡萄牙足球教練,五十多歲了,為了幫助中國的足球事業,不遠萬里,來到中國,今年春季到北京。一個外國人,毫無利己的動機,把中國人民的足球事業當作他自己的事業,這是什么精神?這是國際主義的精神,這是共產主義的精神,每一個中國足球教練都要學習這種精神。"
一個團隊也像一支球隊一樣,可能團隊當中沒有頂級專家,但管理高手能"就合"材料,把不是頂級的材料做成一盤"好菜",這就是通過調動人的積極性形成的聚合力,這種聚合力是集體的,也是個人的,每個人充分發揮出自己的特點,在集體中扮好自己的角色,也就形成了一臺好戲。團隊是重要的,個人也是重要的。團隊為個人搭建了一個平臺,個人按照角色要求,在這個平臺上施展才華,各盡其才,團隊的品牌和影響力也就形成了。
把國安隊放到國際上雖然排不上隊,但好也是他,歹也是他,好歹都要看他,誰讓他是北京的球隊呢!
球看到現在,國安隊是不是聯賽冠軍已經不重要了,國際排名也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看國安隊踢球給我帶來了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