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裸体xxxxxbbb/尖叫app下载安装无限看免费/夜色资源网站/黄色成人在线视频

重大課題

中國旅游業改革開放30年發展報告 發布時間:2010年09月29日

    國家旅游局委托課題

    (簡介)

    中國幅員遼闊,歷史悠久,文化多樣,是旅游資源大國。就現代旅游業的起點而言,中國比西方國家晚了近百年。從新中國成立到1978年,旅游業作為中國外交事業的延伸和補充,承擔民間外事接待的功能,并不具備現代產業的特征。1949年-1977年,全國入境游客接待量合計不到70萬人次。同期,世界旅游業經歷了加速發展的黃金時期,全球國際旅游收入在30年間增長了近33倍。

    從1978年開始,中國旅游業進入了新的歷史時期。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之前,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同志即于1978年10月提出"旅游事業大有文章可做,要突出地搞,加快地搞"的要求。從此,伴隨中國改革開放的時代脈搏,中國旅游業迎來了起飛、趕超和跨越的30年,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旅游發展道路。

    借改革開放之力,得改革開放之利,經過30年發展,在國際上,中國已經成為世界旅游大國,樹立了鮮明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增進了中國與世界的雙向交流,擴大了中國的國際影響;在國內,形成了上下重視、多方參與的旅游發展格局,旅游業在經濟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以及國際交往中發揮著積極而重要的作用,成為提高國民生活質量、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旅游業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已經成為促進中國經濟社會進步和推動世界旅游發展的富于活力的重要力量。

    ……

    回顧改革開放30年,中國的旅游業發展走的是依托中國國情,既適度超前、又服務大局的可持續發展的道路;走的是尊重旅游發展規律,充分吸收國外先進經驗,不斷開拓創新的道路;走的是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旅游需要,以人為本、服務至上的道路;走的是不斷加強國際交往,推動世界人民交流,堅持國際國內和諧發展的道路。

    歸納起來,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旅游業堅持以下原則,保障了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以鄧小平理論及其旅游經濟思想為指導,以改革開放統攬旅游發展全局。

    ——堅持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旅游,落實以人為本,服務民生,促進就業,扶助貧困,提升服務質量,提高生活品質。

    ——堅持中國特色,立足中國國情,展現中國魅力,展示發展成就,樹立國際形象。

    ——堅持完善產業化體系,擴大產業規模,提升產業素質,發揮產業功能,構建大旅游、大市場、大產業。

    ——堅持培育文化軟實力,提高民族凝聚力,弘揚中華傳統,促進文化交流。

    ——堅持資源保護和永續利用相統一,構建生態文明,實現可持續發展。

    ——堅持全球化視野,利用國際國內兩種資源和市場,參與國際分工,提高國際競爭力。

    旅游業兼具經濟功能與社會功能,集傳統與現代,生產性與生活性,勞動密集型與資金、知識密集型等特征于一體,是中國具有明顯比較優勢的產業。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旅游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但是,也要清醒地認識到,與日益增長的旅游需求相比,與建設世界旅游強國的目標相比,與旅游發達國家相比,尚有不小的差距。主要體現在旅游立法和產業政策缺失;旅游管理職能重疊與交叉;旅游公共服務投入不足;旅游產業集中度低;旅游企業國際競爭力不高;旅游服務質量、人力資源等環節仍存在"短板"等。中國旅游業在一個較低的狀態起步,軟、硬件兩方面的底子都很薄弱,在快速發展中也產生了一些問題。這些問題中,有些是階段性的,有些具有長期性和復雜性,需要在今后的發展中逐步解決。

    ……

    旅游使世界更加繁榮、更加和諧、更加美好。回顧過去,現代旅游業在中國這片擁有悠久歷史文化和豐富自然資源的沃土上,伴隨著文明古國革故鼎新、浴火重生的時代脈搏,在改革開放、科學發展的道路上一路走來,奏出了全球旅游業中最生動、最響亮的樂章。展望未來,我們有充分的理由期待,旅游業將在中國的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出更大的作用,中國將為世界旅游發展做出更多的貢獻,旅游業這輪永遠的"朝陽"將在中國煥發更大的生機與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