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旅游局委托課題
(簡介)
對旅行社行業而言,實現轉型與升級既簡單又復雜。簡單在于對旅行社行業開放直接要求不多,且基本已經兌現;復雜在于,由于旅行社在旅游領域中的特殊功能,使開放問題成為牽一發動全身的問題,其他方面的開放也會直接影響旅行社行業的市場結構和發展。其中,有五個方面的關鍵問題,一是旅行業務的一體化,二是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形成,三是國內與國際經營的并軌,四是在旅游業中各個要素的開放銜接,五是旅游業與其他行業的開放關系。這五個方面的問題相互交織,相互影響,就事論事的思路和簡單調整的方案難以適應長遠發展的需要。
……
80年代以前,我國的旅行社是為政治服務的,國民享受不到旅行社的服務。隨著社會的發展,國家經濟實力的增強,市場開放度的提高,人們生活水平上升的標志之一就是大規模旅游需求的產生。有了規模化需求,就需要相應專業組織來實現這種需求,旅行社行業就在為旅游者解決旅行及相關問題中產生并發展了。它的產生和發展具有特殊的意義:一是旅行社的產生是專業效率的體現;二是旅行社的規模效益是其利潤來源;三是旅行社提供的是溫情服務和個性化的服務;四是旅行社業的分工是國際化的產物。
隨著時代的演進,旅行社業也伴隨出現了六個時代化的特點。
1、市場化時代
市場化時代意味著經濟體制的根本變革和企業導向的根本變化。1994年,黨的十四大明確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確立了總體的發展方向,之后市場化發展的步伐大大加快,隨之經濟體制的變革也大大加快了。進行經濟總體調整,實現軟著陸,同時提出了系列的改革措施,這些改革措施中有些雖然沒有直接涉及到旅行社現在的經營,但是面臨的時代背景在發生根本的變化。但有許多旅行社,仍存在觀念轉變的任務,市場是開放的,用專營市場、不完全競爭市場、壟斷經營高額利潤的黃金時代的套路已經不能適應競爭的局面了。今后是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化,來決定企業導向,來謀求企業的發展,然后去經營一個新的黃金時代。
2、消費化時代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中國已經從短缺經濟轉變為相對過剩的經濟,隨之而來就是如何轉變需求不振、通貨緊縮,如何擴大內需。旅游企業面臨的第一個變化是旅游消費前景的擴張。黃金周消費,突破了熱點熱、冷點冷的老模式。在旅游消費潛力集中釋放的同時,也表現出理性化的趨勢,覆蓋范圍大,東西南北中、方方面面都成為旅游熱點。郊區游、省內游、國內游、出國游的規模都在擴大,這種態勢,使旅游消費前景的擴張成為必然趨勢,特別是旅行社能夠經營的余地越來越大。目前中國人一般性的消費已經完成,城市居民面臨著一個消費升級的問題,農村居民面臨著消費換代的問題,這是旅游發展的最佳時期。旅游消費的包容面很大,消費水平從百元到萬元,消費地點從從郊區到出省、從國內到國外都能實現。旅游作為一種生活要素已經確立了地位。消費化時代帶給我們最重要的啟示,就是這個市場的前景無限。從經營的角度來看,做大市場的"藍海戰略"遠比分割市場的"紅海戰略"更有持續性和發展空間。
3、技術化時代
技術化時代對旅游業產生的影響主要有三個方面:第一是信息技術的發展。信息技術的發展速度之快,勢頭之猛,遠遠超出任何人的想象。一般來說,電腦技術的更新換代是18個月,如果在18個月內不能夠更新換代,必然會被淘汰,其競爭是最激烈的。旅游作為用戶充分享受了信息技術突飛猛進帶來的好處。第二是交通技術的發展,也使旅游發展更具備條件,很多旅行社原來無法設計的產品和無法涉足的領域,現在都可以順利進行。第三是營銷技術,企業的營銷技術在現代社會發展得五花八門,無奇不有。但營銷技術的發展在旅行社行業里不突出,基本采取的還是傳統的營銷技術,而沒有及時跟蹤世界上最新的營銷技術的發展。
總之,在技術化的時代,技術化浪潮涉及到社會的方方面面,影響到每一個人的生活。但是也可能有一些東西會給我們帶來負面的影響,比如說電視化的發展,使很多人認為可以"臥游"、"神游",而不用去旅游了。但也可能產生另外一些方面的影響,就是在看過電視之后更想去游一游。而虛擬技術的發展可以創造出完全逼真的環境,而且可以創造人類實際達不到的環境,在這種新的方式面前,傳統的旅游方式似乎不再有吸引力。類似這種情況還會發生,但不會成為主流,親身的實感體驗仍是旅游的魅力所在。技術的發展啟示我們必須跟蹤這些新的技術,及時抓住這些技術為我所用,在激烈的競爭中完成升級。
4、生態化時代
對應時代特點和長期效應,在生態化的時代里,人的追求在不斷發生變化。從經濟學的角度看,"理性人"的假設使人從本質上追求短缺,"物以稀為貴",越是少的越有價值,人們就越追求什么。工業化帶給現代社會的除了科技進步和物質文明發展,與之伴生的還有環境污染、生態失衡、能源短缺等后遺癥,于是,好的自然環境成了最短缺、最被關注的內容。嚴格來說,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現在的主要區別表面上在于吃穿用,實際最根本的差別是環境。因此,追求短缺、追求好環境、追求自然是一個大的趨勢,表明了未來旅游業的發展方向,也為旅行社業的經營指明了途徑,即要努力通過旅行社的經營來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對好的環境的追求,對自然的追求。
5、個性化時代
經過市場化的發展,消費者已經相應成熟,消費者權益至上的觀念也就越來越重。從經營的角度來說,必須看重"消費者第一"這一事實。消費者成熟也是一個必然的趨勢,他們會理性的選擇旅游產品,理性的消費,理性的評價及反饋。在個性化的時代中,旅游者在很大程度上已經從消費者轉換成一定意義上的生產者,這也是基于技術化時代的發展、消費化時代的發展,由原來賣什么買什么的購買方式,轉變為消費者提出個性要求,經營者提供,甚至是共同進行。隨著電子技術的發展,旅行社的服務功能也在發生變化。
6、全球化時代
全球化已經勢不可擋,作為發展中國家的旅游業是無法回避的,唯一的辦法是接受并積極參與全球化。全球化要求無論各國內部還是各國之間都必須遵守統一的市場規則,中國入世承諾按照世貿組織的國際規則和國際運行辦事,為旅行社業的進一步開放,規范旅行社的服務水準,全面與國際通行的旅行社經營慣例、先進經驗和規則接軌創造了機遇和外部條件。
面對六個時代特點,中國旅行社業受到來自國務院的行政法規、國家旅游局規章及規范性文件的監管,還有來自海關、邊防、銀行系統、外匯管理部門等相關部門規章及規范性文件、和地方性規章的管制,多種規則、多重規則,使旅行社業發展的內在要求沒有得到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