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裸体xxxxxbbb/尖叫app下载安装无限看免费/夜色资源网站/黄色成人在线视频

同和沙龍

貴州考察記事 發布時間:2012年06月20日

    今年一月,國發二號文件《關于進一步促進貴州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若干意見》的發布,為貴州省經濟社會實現跨越式發展,提供了重大的歷史機遇。面對新的發展機遇,貴州省委、省政府直接安排了貴州全省旅游發展規劃的編制工作。4月底開始招投標,5月上旬開始調研,7月底完成初步方案,8月底完成正式成果并向省委、省政府匯報。以這樣的速度編制全省旅游發展規劃,應該說是空前絕后。

    按照省長的具體要求,此次規劃編制,與傳統意義上的發展規劃有很大不同,規劃要以項目建設為重點,全省旅游項目庫的重點項目要到達到200個。我們承擔的是畢節市和黔西南州的重點項目編制工作,每個區、縣5個重點項目,單個項目的投資額要達到50億元。

    從考察開始,到交付成果,只有30天時間。17個區縣,重點項目數達到85個,總投資額要達5000億左右。重點項目的編制,一張紙不能交差,而是要達到項目建議書的深度,項目組遇到的挑戰是空前的。

    一、進得來出不去

    前些年說起貴州,是"天無三日晴","地無三尺平","人無三分銀".這次到貴州工作,覺得還得加上一條,"進得來出不去".四月下旬應邀參加規劃投標,計劃三天時間,結果呆了八天。我們按照標書要求,準時到達投標地點,被告知標書還沒有掛到網上,啥時投標等通知。然后,所有投標單位就被一輛大巴拉走,到畢節市的百里杜鵑景區,參加貴州省第七屆旅游發展大會,會后是參觀與調研。回到貴陽繼續投標事,直到月底才算了結。

    貴州總體規劃從五月上旬開始調研,按照計劃考察十天,結果畢節市就安排了十天。也難怪,畢節市八縣兩區,一個單位走一天就排滿了。盡管我們想方設法壓縮考察時間,但我們從黔西南州返回貴陽時,已經是5月28日下午了。

    近年來貴州的公路建設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2015年可以達到縣縣通高速公路的水平,但現在還是不行。從地圖上看兩地距離沒多遠,但開車走起來卻很慢。由于地形和資金問題,貴州的道路一般都比較窄。2001年建成的貴畢高等級公路,只有上下各一條車道,只要一部車出問題,公路就會堵死。其他縣與縣之間的連接道路,大都如此,路窄、車多,不管大車小車,只能跟在后面慢慢爬,很難超車。

    進得來出不去,客觀上是貴州的道路交通問題,主觀原因還有工作安排與效率問題。這也為我們提了一個醒,要入鄉隨俗,到貴州工作的排期要寬松一些,否則工作對不上點。

    二、干活不給時間

    考察途中接到通知,5月30日匯報項目編制的初步成果。接到通知后,編制組成員都非常不解。考察從5月12日開始,28日結束,只有一天時間,拿什么交活?那天中午,大家心情很沉重,飯也沒吃好。不管怎么想,到時要交活,只有調整工作思路,在工作程序上創新。既然回貴陽沒時間,就在考察途中安排干活。

    考察途中與各區縣領導交流時,發現許多上報的項目基本不行。有的項目,就是一個名稱,加一個投資額就完成了,有的一匹馬預算達到了10萬元,酒店1平米造價達到了5萬元。最重要的是對于如何編制50億投資的項目,完全沒有概念。其實接到這個任務,一個項目50億的投資額,我們也嚇了一跳。這些問題如果不在現場解決,拿著這些材料,回到貴陽我們也編不出來。

    此后,我們的考察又多了一項任務,開完例行的座談會后,與主管旅游的副縣長及旅游、發改、交通、住建等部門領導一起交流,解答問題,提供指導,爭取在當地就把問題解決,為后期編制打好基礎。有規劃的還好說,沒有規劃的最難辦。我們就對著地圖,與縣里的領導一起研究,從項目名稱、空間布局、功能分區、項目設置等方面全方位討論,還是理解不了,就拿張紙畫示意圖。

    在此基礎上,在市/州全部考察后,專門留出時間,由主管副縣長帶隊,多個部門參加,逐一對申報項目"過堂",每個縣2小時。針對申報項目的問題,提出修改意見,最后統一發給編制組。事后回顧,幸虧我們調整了工作方式,否則,如果任憑各個區縣上報材料進行編制,就是再給2個月也編不出來。

    三、經驗與模式

    5月30日的匯報會上,當我們匯報工作過程和初步成果時,貴州省旅游局副局長李三旗由衷的說,我們創造了"同和經驗"和"同和模式".所謂"同和經驗"指的是我們的工作方法。從技術上講,參編的6家甲級單位編制項目都沒問題,關鍵是如何在這么短的時間完成任務。時間要求這么緊,被逼無奈,就只有想辦法。申報項目對地方有好處,只有充分調動申報單位的積極性,充分利用部門資源,才有可能完成任務。我們充分與申報單位溝通,要求主管領導協調各個部門,在我們的指導下共同編制。考察過程,也成為編制過程。由于地方領導和專業部門的參與,項目基礎更扎實,我們的心里更踏實。 從結果看,這是個成功的經驗。

    所謂"同和模式"指的是我們的編制方法。當我們與各縣就申報項目交流時,發現同樣的問題要說很多遍,最后把自己都說糊涂了。后來我們結合項目申報模版,編制了一份填寫說明,發給各個申報單位。后來發現申報的項目還是不規范,就選定一個項目,編制了一份項目填寫范本。由于不斷發現問題,不斷解決問題,使申報單位深刻理解,而且有范本參考,之后,各個單位報上來的項目文本就相對規范了,對我們后期編制項目成果提供了非常好的基礎。

    四、悲催的座談會

    外出考察每到一地,當地政府都會召開一次座談會。18個區縣,再加上省、市/州召開的一頭一尾2個會,從5月12日到30日,一共參加了24個座談會。座談會一般是縣直所有部門都參加。首先由我們先介紹考察目的,其后旅游部門介紹情況,然后每個部門發言,最后縣領導總結,最快也得2個小時。座談會一般是晚上8點開始,10點多座談會結束后,我們再與項目申報單位進行交流。工作累點不可怕,最怕開會講空話。

    有個縣的主要領導因有要事不能參加座談會,委托另外一位領導代表他參會發言。帶會的這位領導吃飯時,煞有介事的研討開會時講什么內容,我當即感覺不妙,這人是個"會癡".有個"會癡"參會,不知會開到啥時才能結束。飯后大家達成一致,會上一律不提問,讓他盡快過完會癮,早點散會,然后我們再與相關部門交流項目。果然,這位領導在會上一本正經的講了四個大問題,其中第一個問題有4點,每個點里有3個問題……講話時抑揚頓挫、不時俯仰,麥克風也就不時發出一聲尖嘯,把大家嚇一跳。

    最嚇人的一個座談會,參會人員多達50多人。除了縣直各部門,所有鄉鎮長也都來參會,會開到什么時候是頭啊!當縣直各部門發完言后,我當即提議,鄉鎮長的建議直接向旅游局匯報,由旅游局匯總報給我們,這樣起碼早散會1小時。

    五、文體游廣電局

    "文體游廣電局"是個神馬單位?如果不了解地方政府的編制,開會時看到這塊牌子會一頭霧水。我們考查的畢節市和黔西南州,每個區縣的情況都差不多。政府要精簡機構,但同時又要接受上一級相關部門的領導,所以就形成了局外人根本看不懂的,集幾家機構于一體的綜合機構。

    在這個綜合機構里,局長是一正兩副。機構的工作也是局長熟悉哪方面的工作,哪方面就成績突出。局長是文化局的背景,文化就突出,旅游局背景,旅游就突出。5、6家機構和在一起,三個局長有時候連開會都不夠分配,能有多少時間研究旅游呢?面臨的現實是,大家都在應付上級。在與他們交流時,經常聽到的就是一些口號,無法深入交流。實在不能怨他們,體制問題不解決,這種現象就還得持續下去。貴州提出要把旅游作為支柱產業大力發展,旅游管理體制的調整也是需要解決的一大問題。

    六、窘迫的副縣長

    某日到某縣。當天由當地領導帶著我們考察了一些主要資源,晚上吃飯時,主管縣長來陪飯。時間不多,我希望與主管縣長交流一下,了解領導對關鍵項目的一些看法。幾句話遞過去,發現無法交流,稍微涉及旅游發展的問題,他就躲閃,不斷轉移話題,只得作罷。飯后召開座談會,當地旅游部門介紹情況,其他部門說一些不疼不癢的問題,會也就散了。會后我要求主管縣長和相關部門的領導留下,交流項目申報情況。結果令人大失所望,完全不符合要求。我們當即提出編寫意見,讓他們在最短時間內報給我們。

    第二天早餐時,我發現主管副縣長很早就在餐廳等我,一看就是沒睡好,一副憂心忡忡的樣子。見到我第一句話就是你一定要幫幫我,我們實在是編不出來。后來得知,這位副縣長剛從鄉長的崗位上提拔起來,對旅游工作不熟悉,也從來沒見識過50億的項目,嚇壞了,職責所在,又不能不干。只要他重視,我們的工作就好做。后來這位副縣長多次與我們聯系,盡管當地的資源不是最好,但最后交出的文本還說得過去。

    其實不止這一位,還有一些縣的縣副縣長是各個民主黨派支援的掛職干部,有的剛來,有的要走。與我們一起對接,要把相關部門的領導和執筆人都帶上,參加項目對接的人經常是七、八個,甚至十幾個,說到底他們就是心里沒有底,許多問題都需要部門領導來回答。記得當年林乎加來北京任市長,局長向他匯報工作不能帶秘書,甚至不能帶筆記本。如果這樣要求,這些副縣長可能都要回家了。

    七、動人的故事

    2009年編制畢節市總體規劃時,我就對石門坎產生了極大興趣。這次編制項目,我毫不猶豫的就把石門坎列為了重點項目。

    石門坎是中國現代史上最富文化傳奇色彩的一個村落,位于威寧縣石門鄉,地處貴州、云南的交接地帶。距威寧縣城142公里,距云南昭通60公里。

    從上世紀初到四十年代,在這個幾乎與外界隔絕的村落,產生了許多文化史上的奇觀。創造苗文,興建西南苗疆第一所中學,興建中國第一所雙語學校,倡導民間體育,成為貴州足球的搖籃,發育出二十世紀上半葉中國西南最大的基礎教育網絡,管轄川黔地區100余所學校和機構;成為中國境內首次發現和報告氟病的地點,創辦了中國最早的麻風病院,第一所平民醫院。石門坎這個彈丸之地,一時馳名中外,被譽為"西南苗族最高文化區", "東西方文化交融的傳奇部落".如此顯赫的文化名聲,誕生地卻是中國最貧困區域的烏蒙大山深處。石門坎曾經輝煌的文化與物質環境的強烈反差,使它成了一塊神奇的土地,吸引著中外學者的眼球。

    上世紀初,英國傳教士柏格理來到這里,以無私無畏的獻身精神融入中國文化、傳播西方文明,直至為搶救身患傷寒的學校師生染病死于石門坎。今天石門坎柏格理墓地上立著嵌有世界上唯一用英、漢、苗三種文字雕刻的墓碑",也成為文明交融的一道獨特風景。

    百年石門坎的許多文化遺址尚存。石門文化的興起、繁榮、衰落,吸引了國內外眾多學者前來考察研究,柏格理和他的后繼者們所創造的文化奇觀令考察者感慨萬千。

    八、二十四道拐

    位于晴隆縣的"二十四道拐",是這次考察發現的一個難得的旅游資源。在以山水資源見長的貴州,"二十四道拐"別具一格,令人眼前一亮。

    二十四道拐是個地名,是一段二十四道彎的公路,古代稱鴉關,位于貴州省晴隆縣城南郊1公里處,盤旋曲行于雄峻陡峭的睛隆山脈和磨盤山之間的一片低凹陡坡上,大有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

    二戰時期,美國的援華物資經過滇緬公路到達昆明以后,必須要經"二十四道拐"才能送到前線和重慶,"二十四道拐"成了中緬印戰區交通大動脈,承擔著國際援華物資的運輸任務。太平洋戰爭爆發后,美國要求史迪威"維持滇緬公路"的運輸,1942年,美國的公路工程部隊進駐睛隆修筑滇黔公路,對二十四道拐進行維修。在當地群眾的配合下,完成了修路任務,保證了運輸暢通。1945年,第一批由美軍駕駛的車隊通過中印公路到達重慶,蔣介石在重慶發表《中印公路接通的意義》的講話,將滇黔公路重新命名為"史迪威公路",睛隆二十四道拐由此隨史迪威公路載入史冊。

    保留至今的"二十四道拐"公路,全長4公里,有效路面寬約6米,山腳第一道拐與山頂第二十四道拐的直線距離約350米,垂直高度約250米,坡的傾角約60度左右,坡陡彎急。近年來當地組織了一些汽車賽事活動。

    從旅游角度考慮,圍繞"二十四道拐"的核心資源,大有文章可做。

    一是文化交流。"二十四道拐"可以成為大陸和臺灣交流的一個節點,還可以成為中國與美國文化交流的一個節點。二是汽車運動。利用"二十四道拐"周邊的地形地貌,策劃和開發多種汽車運動與賽事活動的場地,成為貴州乃至全國山地汽車運動和舉辦賽事的重要場所。三是自駕車旅游。在專業汽車運動與賽事間歇期,利用"二十四道拐"的市場影響力,吸引自駕車旅游者。

    在此基礎上,圍繞文化交流、汽車運動與賽事和自駕車旅游者,配套建設多種設施。如果把"二十四道拐"變成以汽車文化為主題的旅游產品,必將在貴州眾多的旅游產品中獨樹一幟,成為貴州面向世界的一個品牌。

    九、規劃的力量

    由于2009年參與編制了畢節市旅游規劃的編制工作,所以比較熟悉。在指導各個區縣編制投資項目的過程中,沒想到規劃成果對于項目編制有如此重要的作用。編制畢節市規劃時,旅游局領導考慮到當地旅游管理部門的人員現狀,特別強調規劃的可操作性,要求在旅游產品建設上,提出更加具體的策劃方案,實際上增加了規劃編制的難度。一個總體規劃涉及幾十個項目,如果把概念變成策劃,工作量可想而知。當年的功夫沒有白費,這次還真用上了。畢節市各個區縣提出的項目,基本沒有超出總體規劃的范圍,但是一個題目加上投資額,不符合項目編制的規范,也無法判定投資額度,更無法進行財務評價。我們就搬出規劃,告訴他們如何確定項目、怎樣進行功能分區,設置哪些具體項目,最后再去算賬,實際上是教會他們如何利用已有成果。

    編制總體規劃,一般情況下,評審完成后就不再跟進了,不知下一步落實規劃存在哪些問題。在實際工作中才發現,如果規劃到位,對實際工作的指導意義非常大。當他們沒有主意的時候,你能把成套意見提出來,會得到他們的尊敬。規劃顯示了對實際工作指導意義,這就是規劃的力量。

2012年6月15日

同和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