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規劃,是個很有意思的東西。算起來,從第一次做旅游規劃到現在,已經有12年。即使是這樣,對旅游規劃的理解也很難說得上透徹。這里有學習和熟練的過程,更有產業和目的地發展的過程。兩個過程交織在一起,使得旅游規劃始終處于一個動態優化的狀態中。不僅僅是對自身的業務,對這個行業而言,也是如此——干中學。
總結下來,有兩個術語需要進行梳理和明確:規劃與創意。很多時候和場合,委托方乃至我們自身,對這兩個概念的理解存在誤差。
旅游規劃與其他規劃相比,最大的特點是創意。大多數人稱之為"策劃".我覺得還是"創意"比較好。按道理講,規劃設計行當,尤其是旅游規劃設計行當,是典型的"創意產業".相當多的規劃離不開創意。越來越多的委托方重視創意。我們經常遇到的例子,甲方首先要求做策劃,認同后再進入規劃程序。
正式的前期策劃,有時候也叫概念性規劃。但大家都不這么叫。原因很簡單:策劃的費用應該低;規劃的費用應該高;概念性規劃也是規劃。其實,這是個誤區。為什么我傾向于"創意"后者叫"規劃創意"?原因也很簡單:創意是為了規劃的創意;策劃是為了創意的策劃。落腳點不一樣。創意的目的,是形成規劃的主題思想和魂魄。策劃的目的,是為創意提供更多想象和創作的空間。
簡言之,創意是收斂性的。策劃是發散性的。創意是有明確結論的,是單一解的。策劃是想象力的發揮,是多解的。因此,規劃應由創意來指導,應該是一個"富有創意的規劃".規劃的基本內核,是規范,是合理,是前瞻。規劃需要滿足最基礎的未來建設和發展的需要。城鎮啊、景區啊、度假區啊等,至少要滿足相應的技術標準。例如一個景區,需要具備游客中心、集散中心、接待設施、景觀節點、游覽道路……這些都是基本的,必須要有明確界定。
創意的基本內核,是特色,是主題,是賣點。規劃是給區域帶來平均利潤的,而創意則是帶來超額利潤。因此,創意都存在生命周期。好的創意,應該是有利于延長周期,尤其是有利于后續的更新,繼而促成新周期。好的創意,應該是"有來源、有去向"的題目,在成熟階段過后依然能帶來關聯的新內容。具體執行起來,如滔滔江水,綿延不絕。
關于二者的關系,可以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人。
規劃,解決成為生物意義上的人的問題——有血、有肉、有骨頭,有基本意識;能吃、能睡、能干活,有基本活動。
創意,解決成為社會意義上的人的問題——有性格、有愛好、有特長,有很強的個性;愛說、愛笑、愛音樂,有很強的交流性。
所以,研究一個旅游項目規劃,首先要解決規劃應解決的根本問題。這本身就是一個專業性很強的技術。比如道路怎么走,游客中心選在哪,景觀節點有啥節奏……既要利用好場地、資源等客觀條件,也要滿足旅游消費的主觀需要,而且要節約成本,保護資源。進一步,還要滿足度假區啊、A級景區啊等品牌創建的技術性要求。
在這個基礎之上,得研究形成創意。
哪個為先,哪個在后。具體情況,具體對待。
一般而言,大白地上的項目,或者文化型強的項目,應該創意先行。生態型的項目,或是文物型的項目,應該規劃先行。
兩者并行,無疑是最好的。但這取決于委托方,即甲方想分階段付錢,還是混在一起付錢。